安师大附属萧县绿城学校胡国杰校长在2025年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分享办学经验

发布: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宿州市萧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会议安排了三个学校作经验交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萧县绿城学校作为三年来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学校代表被安排第一个上台发言。胡国杰校长作了题为“沐光而行,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汇报,引发了与会领导与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图片

图片

胡校长在汇报中指出,绿城学校作为一所建校仅五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师资严重短缺的困境下,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近三年办学目标综合考核均为优秀等级;中考成绩升至2024年、2025年第2名、普高达线率83.2%,总平均分529.7分的优异成绩。胡校长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毕业班管理”三个维度,详细分享了绿城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一、构建三课联动机制,形成全面育人格局

为保障课程理念落地生根,绿城学校创新性地推动“三课联动”机制:“三课”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课程建设:自主研发“1 + 6课程”体系,以国家基础课程为核心,辅以六大领域校本拓展课程,校内校外教师共授,五年来学校再困难都一直坚持开设90门以上校本特色课程。同时推进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主题项目,定期发布研究内容,定期开展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聚焦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完整表达、当堂训练四环节,要求教师上课前明确目标、推行小组合作、预留表达时间、落实当堂训练。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教研组等围绕“课堂四元素”等开展校本研究,形成多级课题格局,教研反哺教学。

二、聚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绿城学校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三大工程”“青蓝工程”等,构建了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通过夯实常规教研、制度化“师徒结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研训模式,以及每月举办的“家长教学开放日”,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一支敬业、精业的教学团队。严格教研制度,实施“青蓝工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交流。

三、家校合作精准发力,毕业班工作紧张有序

绿城学校毕业班工作坚持“科学备考”与“人文关怀”并重。通过目标引领、优化配置;要求教师研做中考真题,实现精准导航;在课堂中坚持小组合作,并加强师生个性化沟通;校内外时间管理无缝衔接,家校联动编印工作简报;同时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团体辅导。尤为难得的是,在紧张的毕业季,学校依然坚持组织学生参与“四大节”等品牌活动和每日跑操,有效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锤炼意志,实现了“张弛有度,行稳致远”的育人效果。

胡校长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会议期间,县教体局李龙副局长与刘小龙主任多次在点评中对绿城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高度肯定。未来,安师大附属萧县绿城学校将继续以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家校共育为支撑,办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安师大附属萧县绿城学校胡国杰校长在2025年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分享办学经验

2025年10月12日,宿州市萧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会议安排了三个学校作经验交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萧县绿城学校作为三年来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学校代表被安排第一个上台发言。胡国杰校长作了题为“沐光而行,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汇报,引发了与会领导与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图片

图片

胡校长在汇报中指出,绿城学校作为一所建校仅五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师资严重短缺的困境下,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近三年办学目标综合考核均为优秀等级;中考成绩升至2024年、2025年第2名、普高达线率83.2%,总平均分529.7分的优异成绩。胡校长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毕业班管理”三个维度,详细分享了绿城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一、构建三课联动机制,形成全面育人格局

为保障课程理念落地生根,绿城学校创新性地推动“三课联动”机制:“三课”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课程建设:自主研发“1 + 6课程”体系,以国家基础课程为核心,辅以六大领域校本拓展课程,校内校外教师共授,五年来学校再困难都一直坚持开设90门以上校本特色课程。同时推进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主题项目,定期发布研究内容,定期开展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聚焦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完整表达、当堂训练四环节,要求教师上课前明确目标、推行小组合作、预留表达时间、落实当堂训练。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教研组等围绕“课堂四元素”等开展校本研究,形成多级课题格局,教研反哺教学。

二、聚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绿城学校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三大工程”“青蓝工程”等,构建了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通过夯实常规教研、制度化“师徒结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研训模式,以及每月举办的“家长教学开放日”,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一支敬业、精业的教学团队。严格教研制度,实施“青蓝工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交流。

三、家校合作精准发力,毕业班工作紧张有序

绿城学校毕业班工作坚持“科学备考”与“人文关怀”并重。通过目标引领、优化配置;要求教师研做中考真题,实现精准导航;在课堂中坚持小组合作,并加强师生个性化沟通;校内外时间管理无缝衔接,家校联动编印工作简报;同时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团体辅导。尤为难得的是,在紧张的毕业季,学校依然坚持组织学生参与“四大节”等品牌活动和每日跑操,有效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锤炼意志,实现了“张弛有度,行稳致远”的育人效果。

胡校长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会议期间,县教体局李龙副局长与刘小龙主任多次在点评中对绿城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高度肯定。未来,安师大附属萧县绿城学校将继续以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家校共育为支撑,办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