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师大附属淮南高新学校与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开展合作交流 共探院-校协同育人新路径
为深化教育资源共享、推动科技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5月15日,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岚、院长沈刚一行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与学校开展合作交流。双方围绕党建联建、科普教育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举行科普书籍捐赠仪式,开启院—校双向赋能的合作新篇。
互介优势 共话合作愿景
交流会在学校会议室举行,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岚、院长沈刚、党委委员王鹏彧、党政办公室主任宁宁,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善信,副校长周美春、邓黄煜出席会议。李善信首先对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我校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但在科技教育资源、专业指导等方面存在需求。此次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对接,正是希望通过高校的学科优势,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科学视野。”
张岚则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学科特色与社会服务方向:“我们学院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与竞赛资源。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是高校的社会责任,更是我们与高新学校合作的初心。”院长沈刚补充道:“学院不仅能提供科技资源,更期待通过与学校的互动,为师生实践育人拓展新场景。”
党建联建,凝聚发展合力
张岚提出:“党建是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我们希望与学校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实践等活动,共享思政教育资源,让高校的理论深度与基础教育的实践温度有机融合。”李善信回应:“这一提议与我校党建品牌建设高度契合!我们的党员教师也期待通过联建活动,学习高校的党建创新经验。”
科普共建,点燃科技梦想
针对淮南附校提出的“打造特色科普基地”需求,王鹏彧主动“亮资源”:“学院可组织师生团队定期来校开展机器人、航模、人工智能等主题科普讲座与实践活动,协助开发趣味科普课程,并支持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周美春则表示:“学校将在特殊课程、科普教育等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普实践平台,共同探索‘高校科研+基础教育’的转化路径。”
捐赠赋能 共育创新人才
交流尾声,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向淮南附校捐赠200册科普书籍。李善信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时表示:“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馈赠,更是高校对基础教育的温情呼应。我们将把它们纳入‘科技图书角’,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科学的温度。”张岚书记则说:“书籍是合作的起点,未来我们更希望通过常态化的互动,让科技教育真正‘活’在孩子们的课堂里。”
此次交流,双方以“需求对接、资源互补、平等协作”为基调,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李善信在总结时所说:“高校的科技高度与基础教育的成长厚度相遇,必将碰撞出更精彩的育人火花。”未来,希望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能定期选派师生团队来淮南附校开展科技活动,学校也将为学院提供基础教育实践场景,共同探索“科研反哺教育、教育滋养科研”的双向协同模式,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