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赋能教育:安师大附属淮南高新学校引领教学范式革新之路
2025年2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春季开学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教师发展中心张骏主任在开学工作会议上,以“AI 驱动下的学习革命与教学范式重建”为主题,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专题讲座。
讲座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展开,重点探讨了AI 时代备课方式的革新、智能教育工具DeepSeek的应用价值,以及教师在新时代的角色转型,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新思路,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注入创新活力。
一、AI 赋能教学:从备课到评价的全面变革
讲座伊始,张骏主任指出,AI技术正深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在备课环节,教师可通过AI工具实现精准学情分析、个性化命题设计及智能知识梳理。例如,借助DeepSeek的“分步骤讲解”功能,能够模拟“有耐心的教师思维”,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结构化步骤;其“智能错题本2.0”不仅能自动归类错题,还能识别错误模式并生成针对性训练方案,极大提升学习效率。此外,AI还可辅助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生成多模态知识图谱(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三圈环流示意图),助力教学精准化、可视化。
二、DeepSeek:破解教育普惠难题的“智慧引擎”
针对当前搜题软件“答案单一、解析简略”的痛点,张骏主任特别介绍了DeepSeek的突破性功能。该工具不仅能覆盖所有题目类型,其“深度思考R1模式”还可还原学霸解题路径,提供“保姆级”解析,并通过互动提问帮助学生彻底理解知识点。他强调,DeepSeek的个性化学习路径重塑功能,让普通家庭学生也能享受“一对一精英辅导”,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全新可能。他认为:“AI 不是替代学习,而是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驾驭智能工具的自主学习者。”
三、教师转型:从“权威者”到“唤醒者”
面对AI技术冲击,张骏主任呼吁教师主动转变角色:从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的引导者与唤醒者。他提出“提问革命”理念,鼓励教师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语文课文《背影》教学中,可通过真实生活案例导入课堂,增强学生情感共鸣;在数学《勾股定理》备课中,结合趣味案例与多样化证明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四、教育的终极价值:唤醒灵魂,而非雕刻作品
讲座尾声,张骏主任以深刻的教育哲思引发共鸣:“当AI能解答所有习题时,教育的核心在于唤醒每个灵魂对自由的渴望。”AI虽能解题,却无法理解《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情,亦难体会诗词意境与中华文化的“道”。因此,教师需从“知识灌输者”转型为“学习引导者”,通过提问革命、创意教学设计、多模态学习资源整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强调,教师应善用AI工具,但更需坚守育人本质,帮助学生成为“驾驭智能工具的自主学习者”。
安徽师大教育发展集团始终走在教育信息化前沿,此次附属淮南高新学校的讲座不仅深化了教师对AI教育的认知,更为学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注入新动能。未来,教育发展集团将大力支持各附校持续推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师生共同成长,书写智慧教育新篇章。
下一篇: 无